沙利文受邀出席2025年经济展望会暨钨产业链行业分析会

2025年经济展望会
2025年2月14日,珠海市汕尾商会在珠海仁恒洲际酒店隆重举办“2025年经济展望会暨钨产业链行业分析会”。会议汇聚政企学界精英、粤港澳大湾区友好商协会代表及企业界人士等嘉宾出席,共探经济发展新动能、共话经济新趋势、赋能产业新发展。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楼磊受邀出席活动,从行业角度出发,深度剖析钨全产业链发展趋势。
楼磊表示,钨是一种稀有金属,因其硬度高、熔点高等特性被广泛用于通讯电子、机械制造、航天航空、光电、军工等领域。由于钨资源在全球的稀有性,在工业应用领域中的难以替代性和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高新产业中的日益重要性,其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楼磊
楼磊指出,全球钨矿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钨矿床多环太平洋成矿带分布,其次是地中海及欧洲濒大西洋地区,少部分散布在亚、欧、美和非洲腹地。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加工工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产种类较为齐全。哈萨克斯坦的工业部门是推动其宏观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动力之一,随着哈萨克斯坦工业部门的不断发展,预计采矿业将面临一个有利的的发展环境。此外,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哈合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哈萨克斯坦经济政策的改变,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双方在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合作持续走深走实,惠及两国人民。

他表示,中国钨金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中间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其中包括:
行业启蒙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钨精矿生产基本处于手工作业阶段,钨冶炼加工行业处于空白状态。
发展壮大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以出口原材料为主,冶炼加工处于较弱水平。
转折期(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随着冶炼加工技术水平提升,中国整个钨冶金行业逐步稳固并向下游产业延伸。
高速发展期(21世纪初至今):中国已是钨产品主要生产国,终端产品高端领域产量及国产化率不断上升,对钨资源的合理开采及利用也更重视。
随着冶炼加工技术的日趋成熟,中国目前已是钨产品主要生产国。

钨产业链从矿的勘探采选、冶炼延伸至钨产品的加工及终端应用。产业链上游包括白钨矿及黑钨矿的勘探和采选。产业链的中游是矿的冶炼,得到钨精矿、仲钨酸铵、氧化钨等产品。产业链的下游是钨的深加工,生产的产品包括高密度合金、硬质合金等。钨产品最终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力资源、石油化工等领域。
从利润链来看,钨行业呈现微笑曲线,即“两头高、中间低”特点:上游钨矿采选和下游高端硬质合金利润水平高,而冶炼、制粉、中低档硬质合金及钨钢钨材利润率水平较低。


通过对全球及中国钨矿行业产业链上游分析发现,中国为钨金属的主要生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超过80%。中国的钨资源储量和钨资源产量均位列世界第一。然而由于中国政府对钨精矿产品实行配额限制,加上前几年开工率相对较低,中国钨产量呈现小幅下降趋势,未来对进口的需求量大。

通过对全球及中国钨矿行业产业链中游分析发现,随着各钨制品企业技改扩能,大部分钨制品产能有所上升,但受限于上游钨精矿开采总指标以及下游需求减弱,主要产品产量有所下降,产能利用率不高。

通过对全球及中国钨矿行业产业链下游分析发现,钨资源主要用于生产硬质合金。全球范围内,硬质合金制造是最主要的钨金属消费领域,根据国际钨协(ITIA)统计,全球超过63%的钨用于生产硬质合金,其次是生产钨制品、钨铁等。
具体分析钨矿行业的终端消费领域,硬质合金下游应用最大领域为切削刀具,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在金属切削机床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高端数控机床的发展,从而提升对硬质合金的需求量。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已持续多轮快速增长,增速在2023年达到148.1%,钨丝也是目前高碳钢丝最成熟的替代方案。

最后,楼磊表示,纵观人类历史,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今的高新技术、航天航空、电子信息、核能新能源等新型材料和尖端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而钨矿资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钨资源在全球的稀少性、工业应用领域中的难以替代性和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高新产业中的重要性,其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从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钨矿产业将呈现出以下四个主要发展趋势:
一、加大钨矿勘查投入,关注黑钨矿,同时提高白钨矿的采选技术和工艺:白钨矿比例越来越大,加之开采过度, 导致钨资源下降非常明显。近年来,得益于勘查的持续投入,未来钨矿的发展趋势将持续钨矿勘查的高投入,尤其关注高品位、易采选的黑钨矿;
二、实现钨冶炼绿色发展:研究和推广应用高效、绿色钨冶炼新工艺技术,以及钨渣综合利用技术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从源头防治和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加快钨冶炼企业生产流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钨冶炼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提升钨资源控制力:自2002年以来,通过规范钨资源的勘查开采审批管理,强化开采总量监管,遏制了钨矿采选能力无序扩张,改善了市场供大于需的矛盾,减缓了钨资源的消耗速度,取得了显著的政策效果。尽管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效果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对稳定市场供应、保护生态环境、保持资源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钨产业链上游的钨矿开采强度大,中游钨冶炼产能过剩,下游中低端加工产能过剩,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偏低,钨产业链和区域协同发展不平衡,产业集中度和产能利用率低,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组织钨高端产品核心技术攻关,提高产品研发能力,扩大钨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核能、集成电路、5G移动通信、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精密加工等领域的应用是未来发展方向。
|